English

东大阿尔派的崛起

1999-08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敬智 我有话说

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,刘积仁和他的同事们把3万元变成了5亿元,把一个简陋的实验室变成了一个拥有2万平方米建筑的大型的软件集团。近6年来,东软集团的产值、利润始终以100%以上的速度发展。如此神话般的现实,原因何在?记者为此走访了东北大学和阿尔派集团。

开明的大学校长

“只当伯乐,不当婆婆。”这是东北大学校长郝冀成的口头禅。他说,学校可以而且应该办高科技产业,这是历史赋予高校的一项使命。但高校又不是企业,办学思路与办企业的思路毕竟不一样。当产业发展起来之后,如果舍不得放手,继续当婆婆,就会阻碍甚至会扼杀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。所以,东北大学对阿尔派集团开始时是放水养鱼,资金上给予支持,政策上创造环境,使其能够迅速发展。而当其羽翼丰满之后,大学又采取了放飞的策略,只做股东,不当婆婆,使其在市场中自由地飞翔。目前,东大所占的股份还不到20%。

这一开明的政策,是东大阿尔派能够高速发展的前提。

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策略

技术是高科技企业的根本。高技术的高回报是对技术、市场策略和市场环境有效利用的综合描述。盲目地追求技术的先进,而忽视社会环境对技术的需要和适应能力,是大学产业和科研所常见的错误。东大阿尔派则不同,他们用市场的观念来确定自己的发展策略,一举成功。如长期以来,数据库技术被认为是国外大公司垄断的产品。从1991年开始,刘积仁和他的同事们认识到数据库应用的广泛性,如果将它与公司的应用产品相结合,将会有成功的可能。因此,东大阿尔派从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入手,经过几年的努力,应用自己开发的数据库,成功地开发出电信工程图纸管理、电力、医疗管理、VCD等产品,为投资带来了很好的回报,同时也使他们对开发拥有自主版权的系统软件充满了信心。

在技术策略上,公司不仅面向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大型应用软件,并在多个行业同时推进,而且还专门研究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共同技术,使得东大阿尔派在国内软件市场还不十分成熟的情况下,取得了企业的高速增长。他们还结合自身的技术特点,向数字医疗设备领域进行开拓,研制并生产了全身CT扫描机和彩超,并采取了“虚拟制造”的生产方式,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目前,东大阿尔派的软件产品已广泛应用在机械、冶金、电力、电信等十几个重点行业以及政府机关、学校、企业等部门。

创造企业吸收资金的魅力

资金永远流向最可能得到回报、最可靠的企业。虽然“风险基金”可以不考虑企业的目前现状,但它一定考虑企业的发展,在某种意义上说,“风险基金”和“创业基金”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回报,因此企业本身的信誉与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其吸收资金的依托。

创业之初,东大阿尔派在没有设备、没有资金的情况下,以自己的知识技能作为信誉,利用用户的设备来完成用户委托开发的项目,以此换来宝贵的原始创业资本。接着,他们用25万美元分期付款的设备,承接了国外来的研究课题,获得了多个开发项目,使创业资本得到进一步扩充。

这之后,东大阿尔派实行股份制改造,并公开发行股票。1996年成为我国第一家上市的专业软件企业。东大阿尔派股票上市后,一直以其高科技、高成长而备受投资者的青睐,国际上一些知名的IT企业也纷纷寻求与其合作,十几家国际大公司与其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。

1998年,东大阿尔派集团又对资本结构进行了重组,宝山钢铁集团注资2.4亿元,与东大阿尔派共同组建了宝钢东软信息产业公司。这是东大阿尔派迈向资本多元化、社会化的重要一步。

到目前为止,东大阿尔派集团的总资产已达8亿元,净资产6亿元。他们的下一步目标是股票在海外上市,使东大阿尔派成为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影响的跨国信息产业公司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